欢迎光临中华金融证券!

今天是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关注经济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本

把握三个关系八个重点

●孙学工 荣晨

“十五五”时期,我们要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握好速度与质量、经济与社会、环境和安全的关系,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稳定经济增速和稳定人民币汇率。锚定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目标,有专家提出,2021—2035年GDP年均增速要达到4.73%,再考虑到“十五五”诸多不确定因素叠加,预设的GDP增速要在5%左右。保持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基本面相一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我国长远和根本的利益,应当坚持,以维护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国际经贸环境。

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进入“十四五”时期,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要大力提振消费。多渠道增加人民群众收入。进一步加大企业稳岗力度,促进青年人就业,提高劳动参与率。加大财政对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提升教育服务质量,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投资效益。加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完善交通、能源等跨省份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支持创业投资发展,打造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一批增长新引擎。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展。完善扩大内需体制机制。优化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通用人工智能。发展以“生物资源价值化、生物技术产业化”为特征的生物经济。加快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统筹推进先行先试,探索适配未来产业发展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安全和伦理规范。

坚持改革开放。向内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完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向外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大力鼓励外商投资。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鼓励外国投资者扩大再投资,支持参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持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加快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相关政策。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吸纳落户较多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补助机制。根据人口流动实际调整人口流入流出地区教师、医生等编制定额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提升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鼓励都市圈社保和落户积分互认、教育和医疗资源共享,推动科技创新券通兑通用、产业园区和科研平台合作共建。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发挥各类商业保险补充保障作用。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改善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加快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煤炭消费逐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统筹发展和安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实现生猪基本自给、其他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充足。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合理布局区域性农产品应急保供基地。提高粮食储备调控能力。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做好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布局和管控。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加强重点城市和用户电力供应保障,强化重要能源设施、能源网络安全防护。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规划管控,提升储备安全保障能力。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提高开放条件下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据《四川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金融证券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中华金融证券 zhonghua.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