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郑孝杰
编辑 | 袁畅
公募基金的市场,真的不同了。
2024年10月最后一个星期,两个消息震动市场。
其一,在经历了急速的一轮发行后,A500系列基金规模攀上了1100亿。
这几乎是今年早些时候,普通权益基金几十倍的募集热度。
其二,在最新截至的公募基金三季报里,指数基金持有的A股市值,历史上第一次超越了主动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总额。
从1998年A股基金诞生起,公募基金在许多投资者心目中即是“专家理财”的形象,是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
这个印象,在最新一代基民心目中——悄然动摇。
01
席卷市场的新“指数基金”
不知道何时开始,股票基金的形象在老百姓心目中,不再限于具体的基金经理。
一些业内人士反映,在国庆长假里亲友聚集的餐桌上,更多的人在谈论行情时,举出了指数基金的例子。
“大家都在说哪个指数好,哪个指数好,这个指数有哪些好股票,这比说哪个基金经理好的人多多了。”
与此同时,整个基金业也正在不断的把资源投向指数。
2024年9月13日,当首批A500指数ETF的第一家完成募集的嘉实A500ETF公告提前结募时,业内还意识不到,这是一次新基金募集“狂飙”的开始。
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A500ETF完成募集,最终在10天后,第一批十家A500ETF全部以上限20亿元的规模结募。
10月15日,首批A500ETF上市后,掀开了第二轮募集大潮,从第一天开始,各家A500ETF的二级市场申购就一直在上量,包括国泰基金、银华基金在内的几乎所有首批A500ETF都在飞速增长规模。
短短两个星期不到,首批A500ETF的规模已经超过了620亿元,半个月内翻了三倍有余。
10月25日开始的A500场外指数基金的募集更加夸张。业内纷传,更多中小型基金公司在股东支持下,投入指数基金的“募集大战”。
最终,在短短不到两个月内,A500指数新基金们把存量规模整体推升上了1000亿元以上。
此时回头看,没有参与的基金公司们只能在那里感叹:
他人已在“灯火阑珊处”。
02
指数投资存量超3万亿
这边厢,新指基金“独上高楼”;那边厢,存量指基“规模渐宽”。
据WIND数据终端,截至2024年9月末,中国内地股票型ETF的数量达到790只,对应的资产净值合计2.74万亿元。
算上其他口径的线下指数基金和发起式指数基金,(Wind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被动指数基金的规模为3.72万亿元,这和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规模3.79万亿元,相差无几。
03
持股市值“东升西降”
然而,数字背后可以进行另一层的穿透。
对比主动基金与被动基金A股持仓市值的高低,截至9月末,主动权益基金持有A股公司的市值,达到2.82万亿元。
WIND统计显示:截至9月末,被动指数型基金持有A股的市值达到2.95万亿元。
显而易见:被动型资金持仓A股市值,超过了主动权益类基金的A股持仓市值。
此次超越现象,更是中国公募历史上首次出现。
04
指数基金“爆发”有伏笔
对比今年以来的主动基金与被动基金,可以发现二者对A股的投资,情况迥然不同。
一个属于“力量十足”,另一个则表现“犹豫乏力”。
具体来看: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被动指数型基金持有A股市值的增长率高达46.81%,同期主动型资金的增幅仅有7.62%。
这种显著的对比,并非第一次出现。
追溯至2024年一季度末,被动指数型基金持有A股市值的增幅比例是19.43%,同期主动型资金增幅为-7.64%。
而其背后,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超级机构,对指数基金的申购居功至伟。
根据资事堂通过WIND资讯的统计,中央汇金在三季度对5只宽基指数ETF的增持扫货,达到3000亿元以上。
由此带动这些基金,年内规模增加近9000亿。
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非常人可以预期。
05
主动基金“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指数基金在不断扩张,但从目前看,主动权益基金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相反,可能在相对低调一段时间后,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首先,指数基金在A股的强势崛起,本身建筑在主动权益基金已经高速发展的基础上。
而且,一旦指数基金大幅扩张,那些被排除在指数之外的中小股,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抄底机会。
其二,指数基金的强势表现和近三年的市场逆风对于主动选股的基金经理并不“友好”有关。
一旦,市场交投热度上升后,对于擅长选股的基金经理将有较大发挥空间。
其三,由于中国股市深化推进注册制,公司上市条件将更加严格,真正优质的公司需要基金经理进行甄选,未来更加需要主动型基金经理的“能动性”,主动投资将迎来“大浪淘沙”的阶段。
本期责任编辑 倪静